對于一個少小離家外出拼打的人來說,老家的房子,是自己永遠的歸宿。無論在哪打拼,只要老家有個小窩,就永遠有一條退路,有一個寄托。董先生,是一位從江蘇小山村走出的農民子弟,在上海拼搏,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家中近百歲的老母親。
因為工作原因,董先生陪伴家人的時間總是太少,不能膝下盡孝,最大的愿望便是想讓老母起居無憂。董先生下定決心,計劃在老家建一棟3層小別墅,讓母親可以安心養老。
2017年正月正式開工建房,這張照片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建房是當時已97歲的老母親全程監工,舍不得建筑沙石浪費,還在一點一點的幫撿沙石。
老人家已是耄耋之年,耳朵背了,眼睛也老花了,雖不能自己做飯,但生活還是能自理。幸而兄弟姐妹眾多,平日里哥哥負責日常照顧老母親,而董先生不能常伴膝下,所以負責老母親的住所和各種日常開銷。
然而老人依舊閑不下來,在家里養了近20只土雞,只為四個女兒和遠在上海的幼子董先生回家探親,能有一些拿得出手的“特產”。
董先生今年也56了,再過4年就可以退休了。計劃退休之后,就遠離喧囂回家養老,種菜、釣魚、飼養雞鴨、喝點小酒,打個小牌好是愜意。
生命從這開始,也將在這里結束。祈愿老母親可以健康長壽,退休后自己還能在膝下盡孝!
建一套房,講一段人生,下面就一起來品讀董先生的建房故事吧:
我的家鄉位于蘇魯兩省交界處,隴海線北側,曾經是中國農村窮鄉僻壤的典型代表,歷史上幾經改變隸屬關系,現屬江蘇省管轄。
這里有三寶:水晶、花生和溫泉澡。記得70年代中期家鄉才通上電,在那之前,晚上讀書寫字都是在洋油燈下進行的。
上圖的八間土坯房是和辛亥革命同年出生的父親生前留給我們的傳家寶,從左到右分別建成于1968年、1978年和1986年。
因風雨侵蝕再加上年久失修,房屋已破舊不堪,實屬危房。由于故土難離等原因,九十多歲高齡的母親仍然居住于此。為改變老人的居住現狀,使其安度晚年,同時也為自己回家鄉有個落腳之處,必須盡快解決住房問題。
事不宜遲,想干就干!繪制施工圖紙,籌集建筑材料,按照排房規劃,報批舊房改建申請,拆房隊和建筑隊進場施工。拍張照片留下永久的紀念吧!
低矮的土坯混磚平房,記錄下了我少年時期的夢想與歡樂,兒時的伙伴常聚于此游戲玩耍。齊腰高的石磨旁,留下我推磨打碾掙生活的足跡與困惑,那個時代,細米白面多數都支援給了工人老大哥,紅薯和玉米才是農家一日三餐的主糧。
老人家不愿意麻煩別人,一定要自己搬運行李前往臨時的安置住處,遠去的背影讓我感動不已。離開是暫時的,新家園建成指日可待!
新農村建設、安居工程、危房改造、美麗鄉村,這些時下高頻詞匯讓我們看到了農村新的希望。幾個月后,一座中西合璧、時尚美觀的鄉村別墅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跑書店、上網;走工地、看現場。從大量的別墅圖紙、資料和城市鄉村的別墅樣板房中尋找自己心儀的小窩。圖示的這套別墅外觀設計新穎,給我啟發很大,決定借鑒改造。
根據自家的地塊面積和周邊情況,進行平面設計與水電管線布置。從風水、采光、實用、大方、宜居等方面考慮,對施工圖紙進行反復修改完善。
最終平面如下:
很快到上梁的時候了。老祖宗的家訓要聽,老黃歷還是要看。老傳統要繼承,這不是迷信,而是一種祈愿,也是一份熱鬧。
選擇良辰吉日,準備甘果佳品,約上親朋好友,寫滿對聯和祝福,燃放煙花爆竹,纏上紅綢掛上燈籠。在黃道吉日,舉行了隆重的上梁封頂儀式。
外墻抹灰后,一棟三間寬兩層半帶閣樓的農村小別墅初具規模。
羅馬柱、落地窗、圓弧造型和外飄窗等建筑元素映入眼簾,時尚元素隨意組合,長寬高低任意發揮,我的房子我做主。
力求簡潔明快,樸素大方的外觀造型,乍一看,是不是很靚麗?
考慮到安全防盜問題,樓房的側面和后面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彩之處。
一樓外側外窗采用推拉窗,便于防盜網安裝;一樓前窗和二樓外窗采用平開窗,利于隔音隔熱。在外窗選材上,采用斷橋鋁內外雙色加中空鍍膜鋼化玻璃,外框顏色選用低調沉穩的深灰色。
內裝因人而異,不要刻意的奢華,需要的是精致實用。
燈具、吊頂材料等,很多都是董先生在上海選樣,然后在老家下訂單。工人手藝很不錯,做出來的自然也是非常棒。
客廳和過道安裝的燈帶,暖黃色的燈光下,一起訴說家的溫暖。
造價:主體造價25萬,裝修32萬,總造價58萬。
門窗共花6萬,瓷磚與大理石共用了5萬,吊頂廚衛等基本用具花費5萬。建房之初預算是50萬左右,最終實際花了58萬,雖然超出預算不少,但是看到最終的效果,還是非常滿意的。
此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